找回密码
 新用户注册

登录或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我的足迹 相关政策 均价计算 高级搜索 楼盘大数据 萍乡社区分布
归巢网 主页 归巢文化 查看内容

萍乡的民俗节庆 萍乡有那些自己的节日!

2012-6-13 02:40| 发布者: 归巢资讯| 查看: 3192| 评论: 0|原作者: 何生

摘要: 每一个国家都有不同的文化、风俗。而一个国家的不同地方文化、风俗也是不同的。萍乡也不例外,除中国人特有的传统节日像春节、元宵节、端午节、重阳节外,萍乡还有自己的节日如“吃新”。萍乡农村有“吃新”的习俗, ...
每一个国家都有不同的文化、风俗。而一个国家的不同地方文化、风俗也是不同的。萍乡也不例外,除中国人特有的传统节日像春节、元宵节、端午节、重阳节外,萍乡还有自己的节日如“吃新”。萍乡农村有“吃新”的习俗,据说它的来历是与农事季节密切相关。这天,农家掐早稻熟穗,取新米拦老米蒸食,配鱼肉和新鲜蔬菜,焚香敬天地神灵后合家欢食,以庆祝早稻丰收,除传统节日外,萍乡在饮食习俗、日常忌讳都有独特之处。

  萍乡的民间艺术是萍乡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勤劳智慧的萍乡人民创造出了独具特色、多姿多彩、异彩纷呈的民间艺术。其中最古老的社会文化遗产要数萍乡的傩文化。“傩”一词源于我国古代原始宗教的巫文化现象,最早用于“迎神赛会,驱逐疫鬼”,傩文化涉及了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文艺学等许多方面的内容。萍乡的傩虽然经过长期的发展变化,至今尚保存着较原始状态,作为实物的参照是很有意义的。傩艺的演出也从娱神逐渐转为娱人,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宗教文化与世俗文化的交融。傩文化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它们是:傩面具、傩庙、傩舞。傩面具是傩文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用于傩仪、傩舞、傩戏;傩庙是举行傩仪活动和供奉傩神的地点,有傩庙是萍乡傩与外地傩的一个重要区别。著名的傩庙有下埠傩庙、院前傩庙、毛园傩庙等;傩舞表演是傩艺活动的主要项目,每年有三次大的表演。萍乡的傩分喜傩、福傩、耍傩、军傩等。萍乡的傩文化可以说已是走出国门,迈向世界,得到了许多业内人士的好评。法国民间艺术考察团对萍乡丰富的傩文化遗产表示惊讶和钦佩。1999年,上栗县、湘东区被江西文化厅命名为“傩文化之乡”。这些都是萍乡人引以为傲的成绩。除傩之外,带有浓厚的萍乡当地风俗的民间艺术还有――春锣。提起萍乡春锣真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春锣,是流传在萍乡一带的由“报春”演变来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春锣由一人演唱,演唱者用红绸系一面直径为15公分的小鼓,鼓边挂一面小锣,左手持鼓签,右手持锣槌,敲打出锣鼓节奏,然后左手用鼓签击鼓沿为板,开始演唱。春锣用萍乡方言演唱与萍乡方言结合很紧,有浓厚的地方特色。随着春锣的不断改革,现在春锣出现了不少的新气象,如由一人演唱发展到集体演唱,由单纯的见赞发展到演唱有情节的故事,由单纯的锣鼓伴奏发展到增加二胡、琵琶、扬琴、大担琴甚至唢呐伴奏。春锣在萍乡有着坚固的群众基础,深受人民的欢迎。这为春锣的创造带来了生机,春锣前后在不同的表演中获奖,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不仅傩、春锣出名萍乡的其他民间艺术同样也很有名,如:灯彩、彩茶戏、田歌、莲花闹、围鼓、花锣鼓、农民画等等。

  一地方文化当然少不了宗教文化,萍乡的宗教文化与全国大同小异。主要是佛教与道教。据史料记载,佛教是在西晋永嘉年间(307―312年)开始传入萍乡的,至唐宋时期臻至鼎盛。其中著名的佛教与庙普通寺、宝积寺、金轮寺、圣岗寺等。道教相传三国时传入萍乡。萍乡的道教分全真、正一两派。“武功山”是道教名山。

  萍乡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有着辉煌的文化遗产。在这里,是楚文化的相濡浸染,革命文化和传统文化的交融汇合,构成了萍乡鲜明的文化特征。文化,有如一条川流不息的大河,不断地创造、积累、传播、导引着、记载着生生不息的一代代人走出蒙昧,走出野蛮,走向智慧,走向文明。 萍乡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有着辉煌的文化遗产。萍乡民俗文化绚丽,采茶俚调、民间灯彩、古朴漆画繁衍流传,历久弥新。渊源于楚巫的傩文化"三宝俱全"(傩面、傩舞、傩庙),被称作"艺术的活化石"。在民间的群众艺术活动品种多、活动多,代代相传。至今仍保存下来并在民间流传的尚有30余种:春锣、渔鼓、花锣鼓、茶灯、牛灯、渔仔灯、围鼓、风筝舞、莲花闹、扑蝶舞、泥塑、瓷雕、盆景、彩扎、竹编及民间绘画(农民画、磨漆画、剪纸、烙花、微雕、根雕)等。

傩文化可以说是萍乡最古老的社会文化遗产,80年代初在收集整理时被挖掘出来,现已发现500多个古傩面具、10余处傩神庙和一批傩艺术者表演队伍,还发现了据传有年历史的傩服饰和大量的傩法器、道具,成为全国罕见的傩文化遗产聚集地区之一,1991年,上栗、湘东傩文化展览应邀参加中国“民协”举办的中国建党七十周年献礼展出,上栗傩舞队应邀参加广州中华百杰博览会,引起中外专家、学者极大的兴趣。法国民间艺术考察团对萍乡丰富的傩文化遗产表示惊讶和钦佩。1999年,上栗县、湘东区被江西文化厅命名为“傩文化之乡”。

萍乡灯彩历史悠久,源流甚远。据《萍乡县志》记载“上元张灯自初十日起至十六日止……。”、“新年村市各有神会、神出,鼓吹导行”;俗有“年三十夜的火,十五夜的灯”之说。萍乡灯彩至今长盛不衰,每年正月十五前后,从城市到农村几乎到处可以看到活跃的灯队,听到悠扬的唢呐和明快的花锣鼓。灯采的种类包括:茶花灯、狮灯、牛灯、龙灯、缩龙、马灯等。

萍乡采茶戏是产生、流传在湘赣边界萍乡市及其邻近地区的一种载歌载舞的,乡土风味浓郁的地方戏曲,曾被誉为“江西的评弹”,“一朵绚丽多姿的山茶花。”采茶戏的曲调依不同的调式色彩、旋律特征和曲式结构,分为“采茶调类”、“神川调类”、“民歌小调类”、“词调类”。有的曲调又因行当(生、旦)不同,声腔又有“正韵”、“派韵”之分,具有同曲异腔之妙。

春锣起源于清末,兴于民间,流行萍乡及宜春、万载、浏阳、醴陵、等周边县(市)。艺人用红绸系一面直径为15公分的小鼓,鼓边挂一面直径比鼓大2-3公分的小锣。击鼓敲锣做过门,春节时走门串户向人报春,挨家挨户去告诉人们当年的农事季节,提醒人们注意及时播种、耕田。随着时代的发展,历史的普及,春锣演唱的内容开始改变,形式上也加上了二胡等乐器伴奏,更为优美,很受群众喜爱,成为向人们恭贺新年、传吉报喜,并逐步发展到说人物、扬善贬恶的一种艺术形式。

萍乡民间文化艺术是丰富多彩的,除了以上介绍的,它还包括:田歌、莲花闹、围鼓、花锣鼓、萍乡农民铜管乐队、萍乡农民画等。 孔子家语》中有这样一个记载:楚昭王渡江得萍实,大如斗,赤如日,剖而食之,甜如饴。昭王派人向孔子求教,孔子说:这是吉祥的象征啊!只有成就霸业的人才能得到它。从此,这块扼吴头楚尾的土地便命名为萍实之乡------萍乡。
从萍乡地名的溯源来看,这片青山叠嶂,绿水环绕的沃土就与美食结下了不解之缘。根据考古资料发现:萍乡西周时期的甬钟,春秋战国时期的铜鼎和陶罐.陶鬲.陶B〔酒具〕等大量出土文物,印证了饮馔礼乐制度在萍乡很早就已形成.三国宝鼎二年{公元267年},萍乡设立县治,便有了驿馆.伙店.伙铺.酒家等从事餐饮住宿的单位.唐.宋.元明.清时期,交通运输还是以水路船运为主,萍乡是赣江水系与湘江水系的交接部,官宦商贾都要在此换乘船只,因此促成了萍乡餐饮业的繁荣.许多历史名人也在萍乡留下了不少赞叹美酒佳肴的诗篇.                        萍乡食风,深受吴楚文化特别是楚文化的影响,加上东汉末年,北方战乱,大量中原百姓南迁到萍乡,明末清初,福建.广东两省人民大量内迁到萍乡,因此形成了萍乡食风的诸多特色. 经过两千余年的繁衍生息,历代劳动人民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使与“吃”有关的烹饪文化趋向昌明鼎盛,在烟熏火燎与刀勺锅瓢的交响声中,从厨者利用本地特有的物产,演绎出赣西美食的神奇和魅力。有如:
大安冬粘米的清香,长平山羊肉的肥美,杨岐石鸡的滑嫩,武功冬笋的甜爽,鲜活可口的禾花鲤鱼,热腾腾辣呼呼的杨胡子米面,早春翠绿的艾米古,冬月金黄的腊肉腊味……。
这些体现着浓郁乡土风味的菜点,取材多用本地的山珍河鲜,土特产品,精于刀功,注重火候,讲究制汤、用芡、调味,烹调多用烩、炖、爆、炒、煎、氽、蒸等技法。成菜或质火念味鲜,或滑爽软嫩,或干香酥脆,异彩纷呈,各具特色,口味特点是咸、鲜、香、辣,少用酱色与厚芡,忌甜口,却偏爱单独的甜菜。
萍乡的特色菜肴不胜枚举,比较传统的有:三层楼(萍乡杂烩)、红白肚尖、粉皮羊肉、活煮禾花鲤鱼、栽禾米粉肉、莲花血鸭、砂钵牛肉煮仔芋、香酥小河鱼、上栗手撕狗肉、煎太极图(黄鳝)、香辣蔸浆(牛腩)、扎鱼、甲鱼焖猪手、油淋仔鸡、腊肉及各种腊味……
萍乡的点心小吃也颇有特色,米制品点心种类繁多,如萍乡米面、米豆腐、推浆米古、米发糕、硬米麻片、空心麻圆、各式棕子、汤圆、艾米古、麻糍、葱油米饼、象形水点心等,这与萍乡地处江南稻米之乡有关。
萍乡人嗜辣,哪怕是一桌丰盛的筵席摆在面前,如果没有两三个辣味菜,还会说吃不下饭。这种饮食习惯与萍乡地处“卑湿之地”有关。俗语说:“鱼仔打个屁,辣椒都有味”。“鳙鱼头,草鱼腰,黄鳝泥鳅炒辣椒”。辣椒几乎可与所有的动物性原料相配伍,风味互补,相得益彰。萍乡的“小炒菜”就是此类菜肴的代表。萍乡的辣味有鲜辣.香辣.糊辣.糟辣.豉辣.酱辣等多种风味,由此衍生出五光十色使人垂涎欲滴的辣味菜.辣得韵味悠长,辣的淋漓酣畅.萍乡人加工辣椒有独到之处,象铺辣椒、白辣椒、油酥干红椒、辣酱、辣味霉豆腐等,都是佐酒下饭的好小菜,到谁家做客,主妇们会殷勤地拿出来让客人品尝,炫耀自己的当家本领。
有人会说,萍乡人炒菜只晓得放辣椒,此言谬矣,以偏概全。其实,萍乡菜的口味类型多种多样,辣味菜只是家常菜中的一部份而已。清末民初萍乡的烹饪手本上记录了500多款本地官府菜、民间菜,就没有一例辣味菜,1996年萍乡市烹饪协会编写出版的《萍乡风味食谱》上,辣味菜也是一小部份,而更多的是风味各异的美食佳肴。
萍乡的腊肉、腊味也堪称一绝,易经上就有“日希 于阳而炀于火,曰腊肉”的记载。每年冬至后,农户人家杀了过年猪,就要熏制腊肉、腊味,以备正月里待客,所有的畜、禽肉及其内脏,鱼类及芋头、豆腐均可熏制,熏制前先用盐腌渍2-10天不等,然后悬挂在火塘一米多高处,燃木柴、树蔸、锯屑、谷壳熏制,冬季取暖,一举两得。熏知时宜文火慢熏,半月后取下洗去烟垢,晾晒干爽,色泽金红。如浸在茶油缸里,可经年不坏。腊肉腊味可蒸可炒,萍乡的“蒸五花腊肉”、“冬笋炒腊驴肉”等,令人大快朵颐,食后难忘。
时空迈入改革开放的今天,萍乡菜点也是东西贯通,南北交融,争奇斗艳,推陈出新,在继承发扬传统特色风味的基础上,与时俱进,朝着“保健、营养、文化品位、色、香、味、形、器俱佳”的更高层次,为赣菜开辟一片新的天地 萍乡中元节习俗
“七月半”即农历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即“鬼节”,是中国汉族的民俗节。按传统习俗,这天要向已亡故的先辈亲人进行祭奠、悼念活动。萍乡一般家庭“过节”的方式是:准备一桌餐菜(晚餐,正常的熟菜)作为“祭品”,摆好后在餐桌上的“前席”点上香烛,另三席摆上餐具(饭碗、酒杯、筷子、汤勺),在桌前烧纸钱,就算是请已故亲人“吃团圆饭”,持续摆放一段时间(一般15分钟左右),意为先人们在用餐,后放鞭炮,意为先人们“吃”好了离席。这个仪式结束后,撤除桌上的香烛,家人一起就桌吃饭(吃“敬”过祖先的这桌菜)。

晚餐后“烧包”(包可以提前准备好),“包”是用纸做的,其大小很随意,大的如4开报纸大小,小的如16开纸大小;包内装纸钱和其它的如纸做的衣服、“金”条、元宝之类,装好后封口(如封信),亡故的先人可以一人一包,也可以一人二包以上。包上要写上“烧包人”、“烧给谁”、“何时”烧的等内容,一般按竖式书写,分三直行(类似写信封),右起第一直行写烧包人的名字及与“受领”包的先人关系(自称),格式一般为“孝男(对父辈自称)或孝孙(对祖父辈自称)某某虔备钱财(或衣钱)一包奉上”(也可以二代人名字同时写上,分别称呼,如墓碑上的写法);中间一直行写受领包的先人姓名,一般格式为“故顕考(或妣,祖,祖妣——“考”是父,“妣”是母,“祖考”、“祖妣”是祖父、祖母,其他辈分按实际类推,总之是与“烧包人”的辈分对应)某公字某某老大人(女性则写某母某氏某娘老孺人)冥中受用”,左边直行写“烧包”的日期,一般写农历,如今年就写“公元二0一0年庚寅农历七月十五日火化”;写好字后要用畜禽(猪、鸡、鸭)的鲜血涂在包上亡故先人的名字上(称为“祭包”,注意鲜血不能濺在“烧包人”即“活人”的名字上,否则会被认为不吉利、有“凶”)。烧包一般在野外进行,选一离住宅不远的空旷地,在地上铺上火纸(草纸),将准备好的纸包堆在草纸上,点上香烛(一般点3支香、2支蜡烛),摆上“符盘”(一般是肉、鱼、鸡、豆腐、水果等,外加酒、饭、筷子),一切就绪用散的纸钱点燃纸包,纸包全部烧化后放鞭炮,表示整个程序结束,收拾“符盘”回家。至此,中元节“过完了”。 田歌又称秧田歌、田山歌、插田歌等,是长江、珠江流域广大稻农插秧、除草、 音乐形式:田歌
车水、挖地时传唱的一种民歌。在这些地区,农民一般要种两季或三季,劳动强度非常大,为此,他们很自然地产生了以唱歌调节情绪、解除疲劳的自发要求。然而,所有上述劳动虽然是集体性的,而又不需要相互协作,这样,田歌一方面与号子一样,同劳动本身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但另一方面又不需要用唱歌来统一劳动动作,于是,田歌的歌唱形式也就与号子大不相同 灯彩,又叫“花灯”,已有近二千年历史。它与流传民间的元宵赏灯习俗密切相连。据考证元宵赏灯始于西汉,盛于隋唐,明清尤为风行。 “花灯”, 灯彩
多于传统节日、婚寿吉庆之时悬挂,以烘托喜庆气氛。相传,汉代“元宵不禁夜”,宫廷、民间张灯结彩,以示万民同乐,以后相沿成司。唐诗曰:“紫禁烟花一万重,鳌山宫阙隐晴空,玉皇高拱云霄上,人物嬉游陆海中”。至宋代,汴梁、临安上元灯节,延续五夜,“四十里灯光不绝”,《东京梦华录》记载了当年灯会盛况。朱元璋建都南京,曾于元宵节在秦淮河上燃放水灯万支;迁都北京后,元宵辟专区悬灯,增设灯市。清代灯节也“竞出新意,年异而岁不同。” 中国的灯笼又统称为灯彩。起源于18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后来灯笼就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经过历代灯彩艺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高超的工艺水平。从种类上有:宫灯、纱灯、吊灯等等。从造型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鸟、龙凤、鱼虫、走兽、飞禽,除此之外还有专供人们赏玩的走马灯。中国的灯彩综合了绘画艺术、剪纸、纸扎、缝纫等工艺,利用各个地区出产的竹、木、藤、麦秆、兽角、金属、绫绢等材料制作而成。在中国古代制作的灯彩中,以宫灯和纱灯最为著名。 灯彩
各地彩灯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上海的龙灯,用布制成;广东的走马灯,结构精巧;湘江温州的珠囤,用万千颗料珠穿制,精美壮观;北京的宫灯,感想典雅;河北霸县的老鼠攀葡萄灯、蝎子驮牌楼灯、麒麟灯、猪八戒灯、鸭子灯、金鱼灯、鸳鸯灯、题材诙谐、寓意明快。 “莲花闹”又称“莲花落”、“莲花乐”、“落子”。流传于“江汉平原”的沔阳、天门、潜江、监利、洪湖、“京山”、“应城”等地。它由“往昔”艺人在街头“敲牛骨打砖”的即兴演唱发展嬗变而来,宋代(公元960年——1127年)已在城乡广泛流传。南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中已有关于唱莲花落“乞讨”者的记载。元、明之际,演唱曲目逐渐增多,并被“杂剧”、“传奇”所吸收,杂剧《金线池》、《曲江池》均有“四季莲花落”穿插其中的记载。明《南音三簌》中云:“忽而又变文词说唱,胡诌莲花落,村妇恶声,俗夫亵语,无一不备矣 围鼓(又称“打火炮”)分布在鄂、豫、陕三省交界地区,以武当山周围,特别是兴山、谷城、宝康、房县、神农架等地流传最为广泛。围鼓应用于红白喜事、年节玩灯、集会游行、寿诞庆贺、生儿打喜、砌屋上梁、朝山拜佛等各种民俗活动以及平时自娱,已成为当地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围鼓音调明亮,气氛热烈,时而欢快奔放,时而清新婉转,使人百听不厌;演奏手势(特别是打鼓的“手印”)夸张,动作优美多变,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是深得当地人民喜爱的一种民间文艺形式。
花锣鼓,民间吹打乐中一种十分盛行又尤为突出的吹打乐,由鼓、锣、钹、小锣(也叫勾锣)加唢呐组成。而鼓则为单面鼓,当地人叫作盆鼓,这种鼓仅一面有鼓皮,另一面空心,打击时音色明亮清脆,其鼓面直径不足20厘米。 扑蝶舞以一对恋爱男女为剧情元素,男女主人公冲破封建社会的层层阻力而最终结合,表达的是一种抗争精神。扑蝶舞将舞蹈、戏曲、走步和表演等项目完美地揉合在一起,形成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扑蝶舞最早由湖北的蝶舞引进而来,每年出现在规模盛大的春节、元宵节及重大的民间活动中。扑蝶舞作为一种民间舞蹈艺术形式,在全国只有沈丘县槐店镇遗存,是一种稀缺的原生态舞蹈,多次获得国家和地方文艺大奖。 渔鼓,又称道筒、竹琴。简板,又称简子。流行于湖北、湖南、山东、广西等地区。宋代已出现,见苏汉臣所绘《杂技孩戏》画面中(《中国音乐史图鉴》IV—9)。明代王圻《三才图会》载:“渔鼓,裁竹为筩,长三四尺,以皮冒其首,皮用猪膋上之最薄者,用两指击之。又有简子,以竹为之,长二尺许,阔四五分,厚半之,其末俱略外反。歌时用二片合击之以和者也”。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最新评论

QQ|到手机版|归巢网-萍乡二手房网。今天日行情、成交行情、推荐房源。 ( 赣ICP备19011011号-1 )

GMT+8, 2024-4-26 01:41 , Processed in 0.35351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