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新用户注册

登录或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我的足迹 相关政策 均价计算 高级搜索 楼盘大数据 萍乡社区分布
归巢网 主页 归巢文化 查看内容

萍乡包裹了红道、黑道、白道所有首次举事荣耀

2015-7-5 23:34| 发布者: 归巢发布员| 查看: 4039| 评论: 0

摘要: 红道(共产党)、黑道(哥佬会)、白道(同盟会国民党)红道(共产党)首次举事-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组织的一场大型的罢工运动。1922年9月14日,安源路矿工人为要求承认俱乐部 ...
红道(共产党)、黑道(哥佬会)、白道(同盟会国民党)


红道(共产党)首次举事-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组织的一场大型的罢工运动。1922年9月14日,安源路矿工人为要求承认俱乐部有代表工人权利和增加工资举行罢工。路矿当局勾结军阀派兵企图镇压。在共产党人刘少奇李立三等的领导下,一万七千多工人英勇斗争,迫使路矿当局承认工人提出的大部分条件,18日罢工取得了胜利。安源路矿罢工的胜利,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



白道(同盟会国民党)-萍浏醴(li)起义
萍浏醴(li)起义是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同盟会影响下的江西萍乡、湖南浏阳、醴陵地区会党和矿工发动的反清武装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湖南发生水灾,官僚豪绅乘机哄抬米价,饥民载道。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同盟会会员刘道一等从日本回到湖南联络会党,宣传同盟会纲领,确定了江西萍乡、湖南浏阳、醴陵三处同时发动起义,萍乡方面以安源煤矿矿工数千人为主力。
12月初起义爆发,各路起义军遍布附近几县,在几天内占领麻石文家市、上栗市等重要市镇,推举会党首领龚春台为起义军都督,发布中华国民军起义檄文,以同盟会的政纲为号召。起义军声势浩大,屡败清军。清政府调集湘、鄂、赣及江宁(今南京)数万军队镇压,起义军失败,刘道一等死难。



黑道(哥老会)-萍乡哥老会起义
光绪十八年那次,哥老会在大安里聚集了近万人起事反清,一时之间形成了较大的势力。

1892918(清光绪十八年七月二十八日),萍乡、醴陵、宜春、万载、安福、莲花等县的哥老会聚集在萍乡县属的大安里,举行了以“反清灭洋、铲富济贫”为宗旨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以邓海山、罗凤冈、李保山、黄仁伢等人为首领,聚众达八、九千人。聚众之多,声势之大,威慑着满清朝廷。爱新觉罗?载湉(光绪皇帝)多次降下谕旨给南方各省总督、巡抚,命派清军前往镇压。江西巡抚德馨(满族)即从吉安派刚字营、从弋阳派吉字营、从南昌派振武后营奔赴萍乡。湖南巡抚张煦飞调原陕西陕安镇总兵(清朝军衔,相当于现在的师长,统辖一省或几省边境的兵力)余虎恩复职,统带振字全军奔赴醴陵围剿哥老会众。起义军不畏强暴,英勇奋战,历时二十多天,先后在芦溪、上埠、南坑、湘东、宣风、沂源等地与清军和地方团练交战十余次,终因武器低劣、军事素质差和叛徒出卖,使起义惨遭失败。但这次起义却展现了农民的力量和反帝、反封建、反压迫、反剥削的顽强精神,打击了地方贪官污吏的嚣张气焰,动摇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给后来反清起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为推翻清朝封建统治产生了积极的深远影响。

哥老会的起源与发展

哥老会,又称哥弟会,是清朝民间结社组织,属天地会的支派。天地会创立于1674年(清康熙十三年),该会“拜天为父,拜地为母”,故称天地会,又称“三点会”、“三合会”因明太祖年号为洪武,故天地会内部又称洪门。其支派有小刀会、红线会、哥老会。开始以“反清复明”为宗旨,在全国各地组织农民、手工业工人、城市劳动者和游民入会,开展反清复明武装起义斗争。

    天地会创立时,主要是在福建、台湾沿海地区,以后逐步扩大到长江流域及两广地区。1786年(清乾隆五十一年),天地会首领爽文与庄大田在台湾领导反清起义,率众十万进攻福建。鸦片战争后,在湖南、湖北、广东、广西、上海等地的天地会,多次领导当地农民、手工业工人、城市劳动者和游民武装起义。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后,天地会的首领陈开、李文茂、周立春、朱洪英与小刀会的首领刘丽川、黄位、陈阿林等人,先后在广东佛山、江苏青浦、广西南宁、福建海澄等地领导起义,向满清王朝进行武装斗争。

据《清稗类抄》(第八册)记载:“哥老会,一称哥弟会,秘密会党也。或谓其成立于乾隆时,其人穷于衣食,多入此会,于是哥老会始盛”。18853月(清光绪十一年二月),侵越法军在镇南关被清军将领刘永福(原天地会首领,在广西领导农民反清起义。失败后,转移到中越边界与法军作战,后被清政府收编)、冯子材(原天地会首领,在广东领导农民反清起义。失败后,被清政府“招安”)率领的清军击败,清政府下令停战,清军撤出越南,许多退伍军人纷纷加入哥老会,南方各省的哥老会组织日益壮大。会众夜聚日散,结成团体,与清军抵抗。1889年(清光绪十五年),江西哥老会首领胡青云、罗洪章、吴金海、李华溃、朱林芳等人先后在泰和、南昌、吉安等地散卖票布,发展哥老会组织,传授口号、暗记。受票布邀入哥老会的,南昌县已有五十余名,庐陵县(今吉安)也有四十余名,“待军装、火药配齐,实要起事”(江西巡抚德馨:奏拿获哥老会吴金海等分别惩办折)。据御史易俊奏称:湖南哥老会“以衡山、衡阳两县为最,清泉、湘潭、益阳、常宁、醴陵次之。衡阳县拿获四胡子,亦头目之一也,庭讯时追出附伊名下会簿数本,共有五千余人,虽未必尽为匪,而信从者如此之众,已足骇人听闻。”南方各省哥老会组织迅猛发展,特别是湖南、江西两省哥老会力量日益壮大,清廷官吏十分惊慌,御史易俊在上呈光绪皇帝的奏折中惊呼:“……臣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况哥老会勾结多人,目无法纪,若不认真究办,恐姑息养奸,一旦事出非常,其后患不堪设想。”并向皇上进言:“应请饬下湖广总督臣张之洞、湖南巡抚吴大澂督饬属员,不动声色,派人拿获”(御史易俊:奏请旨湖广总督张之洞捕拿哥老会折)。

同年9月(农历八月),哥老会首领罗洪章、欧云华等人在江西吉安、大余一带,开山立堂,组织洪旗山(又号昆仑山)推罗洪章为正龙头,雕刻木印、木戳,散卖票布,邀人入会,派原东南山首领胡德清(又名徐溃生)担任袁州萍乡县头领,潜来萍乡传授口号,散卖票布,发展组织,约期起事,不幸在吉安被捕杀害。10月(农历九月),湖南澧州(今湖南澧县)哥老会起义,遭清政府派兵镇压,首领廖星阶被杀害。

萍乡哥老会起义的历史背景

萍乡哥老会起义,发生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帝国主义列强为瓜分中国,抢夺殖民地,发动了一连串的侵华战争。腐败卖国的清朝政府为讨好帝国主义之欢心,执行对内联合外国侵略者的势力,镇压革命人民大众;对外妥协投降,出卖民族利益的丧权辱国的卖国方针,激起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强烈不满和反抗,“反清灭洋”、“反清兴汉”的革命斗争此起彼伏,推动着农民革命运动向前发展。

    当时,正是世界资本主义逐步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为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他们以武力为后盾,打着传教、通商、发展经济的幌子,把魔掌首先伸向我国沿海港口城市,然后进逼到内陆大中城市及乡村集镇。继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1856年(清咸丰六年),英法帝国主义联合发动侵华战争,大肆进攻我国沿海城市,肆意残杀我国贫民百姓,焚毁我国军事设施和名胜古迹。卖国求荣的清朝封建统治阶级,为维护他们的利益,不但不唤起民众抵抗外国的侵略,反而对内镇压抵抗外国侵略的人民,对外屈服于帝国主义的压力,于1858年(清咸丰八年)和1860年(清咸丰十年),与英、法、俄、美帝国主义签订了割地赔款,准许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大肆设立教堂、把持港口、开辟商埠、榨取中国人民血汗的种种特权的《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领土上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在经济上大肆进行掠夺,在政治上广泛地进行渗透。特别是他们进一步取得内地自由传教的特权后,欧美的天主教、耶稣教和沙俄的东正教的传教士,争先恐后窜入我国内地城乡各地,他们除了执行文化侵略任务以外,在各地借传教为名,肆无忌惮地强占民地,欺压人民。有的教徒在外国传教士的挑拨、教唆下,仗势逞凶,抢人家产,霸占民妻,殴打民众,他们这种为所欲为的行动,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普遍憎恨和反抗,纷纷开展反教会侵略斗争。江西、湖南、四川、贵州、江苏、福建、山东、黑龙江、台湾、天津等省市的会党发布揭贴,揭露教会的恶行,组织人民大众捣毁教堂,驱逐传教士。人民大众反对外国侵略的革命行动,清朝政府不但不给予支持,相反屈服于帝国主义的压力,联合外国侵略者的势力,对人民大众进行疯狂的镇压。1870621日(清同治九年五月二十三日),天津法国天主教堂连续发生虐死婴儿和迷拐幼儿事件,天津人民聚众到教堂说理,清朝政府不但不支持天津人民的正义斗争,相反秉承外国侵略者的意旨,派直隶总督曾国藩到天津查办,将天津知府和知县革职充军,处死无辜民众二十人,充军二十五人,赔偿白银五十多万两。

由于清朝政府执行“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卖国求荣的反动方针。为讨好帝国主义者的欢心,满足侵略者的欲望,封建统治阶级挖空心思,巧立名目,敲骨吸髓,搜刮钱财,逼得广大劳动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一些中小地主的利益也受到侵略,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统治阶级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日益激化,全国各地人民大众高举“反清灭洋”、“反清兴汉”和“反压迫、反剥削”的旗帜,推动着以推翻满清王朝、驱逐外国侵略势力为目的的革命浪潮向前发展。萍乡哥老会起义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举行的震惊清廷朝野的农民起义。

萍乡哥老会起义组织发动及经过

萍乡哥老会起义,是由会党领导的农民起义。参加这次起义的主要力量是农民,也有部分手工业者和散兵游勇及少数地主豪绅(如罗凤冈)。主要首领有邓海山、罗凤冈、李保山、李保堂、胡坚臣、黄仁伢等人

这次起义的核心人物邓海山,早年在清营当勇,被清营辞退,以教练拳棒度日。后在湖南遇屈希元、周子林,结义参加哥老会,倡立武(功)岳(麓)山洪福堂,分别在湖南的醴陵、浏阳、攸县和江西的萍乡、宜春、万载、安福、莲花等地散卖票布,发展组织,开展反贪官污吏、铲富济贫活动。并选择地处偏僻、盛产粮食、有险可凭、易守难攻的萍乡县属之大安里,作为起义根据地,积极做好起义的准备。

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邓海山亲自深入大安里山区探访,侦知罗凤冈家有万贯钱财,良田千亩,扶贫济困,为人仗义。事后多次派人疏通,先是以算命看相为名,进行劝说开导。后派哥老会成员李有仁长住,为罗凤冈出谋划策。18922月(清光绪十八年正月),罗凤冈赴萍办事,密见邓海山。邓海山将清朝腐败,对外妥协投降,出卖国土,出卖民族利益;对内残酷压榨,镇压人民大众和哥老会“反清灭洋”、“铲富济贫”的宗旨向罗凤冈叙说一番。罗凤冈听后,深感有理,言谈之中,也有此意。认为当今天下大乱,正是英雄用武之时,联络各路英雄豪杰起义反清正是时候。此后,邓海山奔忙于与各地哥老会众联络。罗凤冈回到大安里家乡以后,即以“保家”为名,号召乡人习武,拿出钱财,购置物资,制造兵器。邓海山通过与各地哥老会首领联络,相约七月半(农历)起事,于629(农历六月初六日)又派李有仁到大安里,并带去哥老会委任,封罗凤冈为“平南王”,并要求罗凤冈加紧作好粮草、武器的准备。

6月(农历五月),邓海山突然接到监禁在醴陵县监哥老会成员罗翊庭的信,恳求会党前往营救。7月(农历六月),邓海山去信给醴陵哥老会首领李金山,约定93(农历七月十三日)各带会众前往营救。按照约定时间,邓海山带领二百多会众会同醴陵李金山等,于黄昏时分,冲进醴陵县监,救出被判永远监禁的会友邓云辉、罗翊庭等人。行至八里坳时,与追来的清军和衙役发生战斗,结果有三名会友阵亡,十名会友被俘,其余会众趁夜撤回萍乡。

917(农历七月二十七日),各路哥老会众九千余人先后会聚到大安里,组成农民起义军,决定918(农历七月二十八日)凌晨在市上垇口祭旗起事。并一致尊邓海山为正龙头及楚氏一王,统领全军;封罗凤冈为平南王,兼总办粮台;黄仁伢为三大王,镇守天王寨;罗石仔为石大王;李保堂(化名刘静诚)为军师,兼右护卫;戴世宗(又名戴学田)为军师,兼武威将军;胡坚臣为军师;李保山为保兵元师;李黑驴、罗狗仔为领兵先锋;肖登山为军需总管;刘岐山为先锋;在会上还封李保山、刘连昌等人为千总,百总多人。918凌晨,驻扎在新店里、小江边等地的起义军八、九千人,背着大刀、梭镖、鸟铳,杠着长栊、土炮从大安里四面八方会聚到市上坳口。各色鱼尾旗迎风招展,声势浩大,震撼着整个大安里山区。原定起事之后,由邓海山率领全军从大安里出发,出山口岩,兵分两路:一路经芦溪、宣风,攻袭袁州府;一路经上埠、高岗埠、攻袭萍乡县城,乘胜西取醴陵,巩固阵地,再扩大战果。不料祭旗之时,大风陡起,将旗杆吹倒。有些会众和农民认为兆头不好,便纷纷离去。因而原订计划已被打乱,各路会众只得在大安里暂时屯扎,派邓云辉路垮军一队到山口岩设关把守,待稳定军心,备齐军械,再行大举。并派罗翊庭、罗安仔等,先带义军数百人,攻占芦溪,缴获了芦溪团练的一批武器。东阳吴姓有团练乾、坤二营,闻讯哥老会起义攻克芦溪,由族绅吴启焘、吴扬烈率营,赶赴芦溪,与芦溪团练会合挟击义军,义军敌不过人多势众的团练,向上埠方向撤去,东阳吴姓团练会合芦溪团练尾随紧追。这时邓云辉路垮军从山口岩冲出,至聂家店、中埠附近,与团练接仗,将团练击退。

922(农历八月初二日),邓海山探知省城大臣调兵遣将前来围剿,知事已泄漏,召集各头目商议,决定立即率兵向县城进攻。第二天,邓海山率领起义军二千余人,出山口岩,经上埠、阪田,向南坑进军。当起义军行至马坪时,与地主豪绅黎景淑所办团练遭遇,经过一阵拼杀,将团练击退。邓海山率部继向南坑进发,傍晚时分抵达南坑,宿营在万寿宫。

924(农历八月初四日),清军吉字营会同地方团练,深夜从萍乡奔袭而来,起义军仓皇应战,由于清军占领了有利地形,居高临下,而且武器精良,训练有素;而起义军武器低劣,军事素质差,遇清军深夜突袭,头尾不顾,乱兵上阵,抵敌不过,死伤惨重,节节败退,至婆官冲,陷入清军重重包围。经过一场短兵相接的恶战,起义军惨败,战死的达四百余人,带兵先锋李保山也英勇战死。最后突围出来的数百余人,由邓海山率领经会双,出麻山,转战湘东。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最新评论

QQ|到手机版|归巢网-萍乡二手房网。今天日行情、成交行情、推荐房源。 ( 赣ICP备19011011号-1 )

GMT+8, 2024-4-20 00:38 , Processed in 0.19824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